I have three abilities: Develop software, Write books and Film reality. All are Free as in freedom.
-- www.huzheng.org

English German French Russian Spanish
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Japanese Korean Portuguese


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

胡正最近几年都没在工作,很穷了!欢迎捐赠,供养胡正阿罗汉!

谁借我2万元钱啊!

 文章搜索
 
文章分类
您所处的位置: 妖光linux编程首页 --> 文章列表 --> 胡正的随笔
发悲愿感动十八罗汉的经历。
2008.8

2008年8月2日,和几个朋友去爬香山,悟到了修小乘(声闻和缘觉)佛法的方法,可以让自己的心不再受他人的伤害。傍晚的时候到了八大处的灵光寺,拜主殿里的佛像,诚心地把佛像当作佛来拜,就像在佛陀时代遇到佛而拜之一样,这时我发现殿内从空中传出了洪亮的声音,直接跟我心诚拜佛相关:不拜的时候不会响,拜而不诚时也不会响,只有心诚时才响。我开始猜测,不会是殿内装了什么感应器,检测到你心诚时所发出频率的波,然后就播放出相应的声音吧?我抬头看了下房顶,没有什么设备啊,然后就明白确实是心诚而得到感应了。这时走进来一名妇女,她对我说:“心诚则灵”,我就对她说:“心诚则响”,然后又拜出了声音,想必她也笑了。然后这时已是傍晚了,主殿要关门了(在那的一名婆婆还叫我师兄),我就走到了外面的塔前。我想起“拜佛时膝盖下的每一粒沙子就是一次转轮圣王”的说法,就想趁现在心诚多拜一下,这时心诚拜佛的时候天空中又传来了洪亮的声音(绝对不可能是设备了),在场的人意识到就也跟着拜了起来。我想我能够拜响,就对旁边的一个老婆婆笑了,但不说出来,她明白发生了什么,就也对我笑,还教我怎样拜佛,就是要站起来后重新跪下拜才算一次。另外还有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,他也在那里拜佛,也很认真,但并没有天空传出声音的感应,还看了我好几次,我就想:“只有我能够拜响,其他人都拜不响 :)”,可一这样想,飘逸起来,心就不诚了,然后就也拜不响了,之后就跟着大家绕佛塔。当时拜得响天空不断传出洪亮声音的时候,有一群人经过,不过他们没发觉意识到这是感应,就错过了,只有在场拜佛绕塔的十来个人知道。当时还有一个女子送了一瓶矿泉水给我!

然后晚上回家了,我坐在地铁里,回想今天的经历,就不禁发了一个愿:
发的愿,我已经升起了恭敬心和信佛心,但生不起大悲心(自己的悲伤,已不以己悲,知身是幻,轮回因果)和大乘心,有时候是小乘辟支佛心,因为我以前遇到的人没有一个人无条件地对我好,一般都是有所要求,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某种好处,我不欠他们的,我对他们好,他们却对我没那么好,为什么要度他们呢。如果有一个人像我以前对待他们那样付出对待我,不伤害我,原谅我犯的错误,引导我修正错误,我就发起普度众生的大乘心。这个至悲心和带条件的悲愿,感动了十八罗汉。
当时低头发了这个愿,再抬头时,突然发现正对面坐来了一个女生,也是付出很多很累的样子,基本上就是我的互补形象啊。


不久地铁停到了一个站,从门里一下走进来许多人,令我惊奇的是,这一群人都是我熟悉认识的人的互补形象!所谓互补形象,就是相貌80%相同,有什么弱处的互补形象就在那方面比较强,偏入世形象的就看起来比较出世,或者说,两者的相貌打扮平均一下就会很完善。这些人里有我的妈妈,有前一阵认识的妙旭法师,有好朋友宋吉广等等,以及最近认识接触或关注的一些人,都叫得出名字来。当时这是圣境啊!我知道我当时发的愿是非常诚心的,以前花五六年时间编自由软件星际译王也确实付出很多,所以出现这样的境界就不奇怪了。可惜文字不太好描述,我也没有拍到照片(觉得向"熟悉"的人拍照片不礼貌吧)。我当时的反应是要认识正对面的女孩,但很多人挡在中间,不知不觉她就出站走了,看着这些互补形象的人一个个离开,我就想一定要认识其中的一个,最后就剩下一个女孩子,于是我准备跟着她直到她下车,这样车到了四惠,她就下了,我跟着她下了车,然后鼓气勇气认识她。我问她:“你信佛吗?”她说信(这个概率是非常小的啊,我就更加怀疑她是文殊菩萨分身了),看到我跟着她不放,她又对我说:“你很执着”,我想把手上的黄水晶手串送给她以认识她,因为我当时有很诚的恭敬心,她就接受了(一般人是不会轻易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的),然后我又想把一个铜制的鱼尾狮饰物也送给她,我拿着钥匙串取,包不方便,她就帮我提着包。之后我要她推荐一本书给我看,她说“包容的智慧”,最后她终于给了一张她的名片给我,纸质非常清净,我当时把这张名片当作圣物啊,心想放到钱包里怕钱包被扒,放口袋里怕丢掉或弄折弄脏,她看出我的心思,就对我说不会弄丢的。她的名字叫张文静,在都邦保险公司工作,她名片上的地址有一个特别的地方,一般人的地址都是财富中心、商业中心之类的,她的地址是某某处非中心,后来我打电话问起她,她说是假地址,真是非常与众不同啊。(后来知道,她是文殊菩萨的分身之一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:“我所分身,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,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,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。”)

然后我就搭地铁回家了,这时我已经知道如何识别阿罗汉幻化身了,就是气场非常清净,用他心通感知没有世俗的心理,一言一行没有缺陷。于是拍了这些照片:





下面这个人气质很好,也发出来一下! :D
当时地铁里还有一个人(不是阿罗汉),我看到他气质非常好,穿着衣服诚心为奥运加油的样子,就也拍了下来。他对我说不要拍头,只拍衣服上的“Beijing 2008”标志。我事后觉得他应该就是王力宏。:_)


在地铁上我听到一句话:“后悔一天,后悔一辈子”,似乎就是特意说给我听的。我想也是啊,如果我又回到以前的凡夫境界那就太亏了,要保持在佛法境界才好。这样我当晚回家拿了些钱就住到了知春里附近的万富安宾馆。其间还有两件事,一是我跟着一个拿了一瓶饮料的男子(我判断的阿罗汉幻化身)走,本来我背上有很多小点刺痛的,接近他时刺痛就全消失了,非常清新的感觉(后来当晚我拜张文静的名片也是有这样的效果)。再就是我跟着一对男女(也是阿罗汉幻化身),他们发觉后,我以为他们会喝斥我的,结果只是轻轻地说了两句话,要我不要跟着他们了,没有一点嗔心,反正我挺感动的。在宾馆,我遇到了一个女生(同上,也是阿罗汉幻化身),后来我在地铁里又遇到了,相貌一样,但高一些,我就看着她心里对她说:“是我进步了?”(因为你自己越完善看到的菩萨阿罗汉形象就也越完善)她似乎点了下头,笑了。

上午我离开宾馆,走到了旁边的建设银行,就准备办一张卡。这时就有很多人也走了进来办卡,我怀疑大多数都是阿罗汉幻化身,想起布袋和尚到哪哪里的生意就特别好的传说,就明白了,原来生意好就是十八罗汉幻化身前来做生意啊!阿罗汉幻化各形各色的人出来,主要是要教育他人消除一些不好的习性或偏见。在银行里就主要是教育职员服务态度要好。其中有两个人,一个男生似乎有些精神病而很迟钝的样子,另一个他的女朋友是白眼(反势利眼)形象。我主动认识了他,帮他办卡,但后来打他手机号却是失效的。
之后我回到旁边的餐厅吃午饭,当然的,我一进去后马上店子里的生意就非常好了。进来的人都是小镇的形象打扮。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是:1,你看到他似乎是从外地来到北京不是很有钱的打扮,买东西时他拿出的却是一叠百元钞票。2,当时有一个贫寒打扮的年轻女子坐在我对面,吃的是一份粉丝,分量比较少,我就主动夹了一个饼给她,结果她把粉丝吃完了但把饼剩着,之后走了,这样就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尊严比食物重要。3,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旁边,他的两个小孩子在那里追逐嬉戏,笑声很感染人,是阿罗汉境界,我想送一个鸡腿(三净肉)给小孩吃,中年男子笑着谢绝说不用,小孩有吃的。



这是在餐厅拍的照片。可能大家也发现了,如果向平常人拍照片的话,他们一般会望过来,因为未经许可拍照片算侵犯隐私,而拍阿罗汉的照片的时候,他们似乎故意让你拍,还随意摆出姿势的样子,一点都不受你拍照打扰或影响,也就是说,默认许可你拍照。


然后我出了餐厅往回走,看到路边坐着一个城市打扮的男孩,他左手戴着一个木制的十八罗汉手串,我就坐到了他旁边,他说很喜欢这个手串,是他妈妈跟他买的。后来想起,这是十八罗汉亮身份啊!这样我又起身走到了知春里十字路口,在路上又看到一美丽女子,她也是打着遮太阳的伞和戴着墨镜,跟我的装扮一模一样,我就跟着她往中关村方向走了,并且和她离得很近。这里说一下,我为什么总是要跟着阿罗汉幻化身走呢?因为我想与佛随行,生怕断了佛缘后又回到以前的凡夫境界。不过后来我明白了,只要保持诚心恭敬心,佛缘就不会断。我跟着她,有幼小的儿子跟着母亲走的感觉。走到中途,有一年轻男子骑着自行车在路边停了下,看了我一阵。这样走到中关村那边,骑自行车的男子又来了,并且过来跟我前面的女子说话,我还为他打伞遮太阳。他首先问附近哪里有咖啡厅,然后又问女子愿不愿意到咖啡厅找工作,女子回应了一下,似乎欢笑有点感兴趣的样子,但我心里想,这个女子的装束根本不是在咖啡厅里服务工作的样子啊,暗示得太明显了吧,大家都在笑:)我前一阵刚好经常去牡丹园北的上岛咖啡厅,就明白了,然后搭的士到了那里。咖啡厅的生意又变得非常好,我进去后不久就进来很多人把座位都坐满了,聊天的声音很多,有印象的是,我走的时候,帐台的服务员手忙脚乱,把发票和帐单纸都弄错了。再就是我回头看了一下,看到里面的人在用笔记本电脑,我就想,阿罗汉应该还是不能把笔记本电脑都幻化出来吧,猜测的(但伞具、自行车、摩托车十八罗汉肯定可以幻化出来,普贤菩萨还可以幻化出轿车等)。《四十二章经》里说阿罗汉能飞行变化,旷劫寿命,十八罗汉从佛陀时代到现在学了两千多年,自然电脑或者说现代科技的原理也都是懂的,所以也说不定。希望我也能早日证阿罗汉果!

后来呢?还是到哪里哪里就生意特好吗?当然不是了。实际情况是,那天过去后,我就逐渐失去了那种极其细微的诚心恭敬心,也就不能当布袋和尚了,不过我还是能识别出菩萨和阿罗汉。8月15日,我到广化寺,寺里举行佛事活动,有一个女子在人群中流着泪似的不顾一切下跪拜佛,然后走来了几个老婆婆,坐在旁边,为她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在我看到,那几个老婆婆就是阿罗汉幻化身,当时一个老和尚听到声音也走了过来看了一会儿,我猜他也可以识别出来。

这些都是真的吗?当然都是我的亲身经历。不过假如当时十八罗汉以互补形象现身走进来只是我的错觉呢?然后第二天的那么多经历又全都正好是巧合呢?也许吧,但退一万步讲,第一天拜佛天空中传来声音绝对是真的,不会是错觉或巧合。而且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的关键在于好好修佛法取得进展!佛法厉害的人还能面见菩萨庄严报身呢!

最后总结一下就是:
(一)诚心拜佛,天空传声。
(二)发悲愿感动十八罗汉,以熟悉的人的互补形象出现。
(三)走到哪里,哪里的生意就特别好。

附几篇文章:
=====
中国普陀洛迦山
  在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,舟山群岛之一的普陀山。岛呈狭长形,岛内崎岖,由南至北,有锦屏山,光游峰,伏龙山,雪浪山,青鼓山等,其中最高是岛北的白华顶,又名佛顶山。岛之东南有一小岛,名洛迦山,合称为普陀洛迦山,后人渐将普陀及洛迦分成两个山名。
  普陀山所以成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,名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,其原因在普陀山志记载:谓中国五代后,梁贞明二年,公元九一六年,日本僧人慧谔,游五台山,见一观音像,庄严殊胜,心慕不已,实行不问自取,请回日本供养。岂料船经普陀山时,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,舟不能行,如是三日三夜,慧谔惊而祷告曰:「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,当从所向,弟子随从所适,建寺供养。」祷毕舟行,至潮音洞边即停,慧谔捧大士像离舟登岸,时岸边渔民,听慧谔说明来意,大受感动。张氏渔翁献出住宅,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。改名为「不肯去观音院。」而慧谔和尚,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。
  普陀山名胜古迹甚多,佛教寺庵百数十座。其中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的普济寺,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。开辟深遂,殿阁七重,建筑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四百平方米。宏伟庄严,气势非凡。其中圆通宝殿,是观世音菩萨正殿,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,高六丈余,广十四丈,阔八文,内供八米多高观音圣像。四周塑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,其余殿堂僧舍,约二百余间。亭台楼阁,十分壮观。普济禅寺,位于前山,与后山的法雨禅寺,及山顶之慧济禅寺,合称普陀三大寺。其它历代兴建大小寺庵,约二百余间。
  普陀山最著名的山洞,是海潮音洞,及梵音洞,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,高约数丈,洞内怪石磷磷,海水涌入,其声如雷,游客仅可立于天窗外俯视,不能入内。梵音洞在青鼓山下,高数十丈,洞底崩石累累,海水接踵而来,水花飞溅,声如龙吟虎啸,诚心朝山进香的有缘人,能见观世音菩萨于洞中现身。
  普陀山既为四大名山之一,游客固多,而僧人由各地云集挂单者亦众。难免圣凡混杂,良萎不齐。何况罗汉境界,往往隐德露痴,游戏人间。凡人肉眼不识,自会发生误会。观世音菩萨,为卫护道场,对破戒僧人,固然慈威兼施,而对蓄意扰乱道场之人,亦每现身点化。
 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曾拜访普陀山。当其微服上山,立即被化缘和尚包围,并将所得,就地聚赌,令乾隆皇十分反感。回宫后将所见奏知母后,并欲大兴问罪之师,但因母后善言相劝作罢。岂料第二次下江南,再访普陀山时,和尚何止包围化缘,且三五成群,吸姻饮酒,喧闹不已,丑态毕露。乾隆喝问:「因何不守佛门清规?」竟然有人回答:「此是海外家风,罗汉境界;即使皇帝在此,亦管不了。」真气煞乾隆,誓必发兵捕杀;虽然母后再三劝告,勿作杀业,而毁名山,亦难息怒。是以第三次下江南时,带备兵船,再访普陀。
  及其登山一看,聚赌的人数更多,下注更大;而且衣冠不整,男女混杂。乾隆心想,穷和尚何来许多银两,让我来豪赌,看你穷和尚如何赔偿。随即掏出大堆银两下注,旋即被和尚吃掉,一连数次皆输,最后将仅有银两孤注一掷,竟然输光。气极将头上宝冠除下押上,又被一衣衫槛褛的和尚赢去。往头上一载;乾隆盛怒之下,再脱下龙袍作为赌本。结果,又被一个女人赢去,往身上一披,并问皇帝还有何物可赌?皇帝随即命同来官兵包围前寺,下命捉捕和尚。
  聚赌之众,见被包围,唯有陆续走进大殿。及军队赶到大殿,人影全无,而皇帝宝冠,却载在罗汉头上,皇帝龙袍,则披在观世音菩萨身中。至此:乾隆始知自己所见,真是罗汉境界,菩萨神变;随即叩头谢罪,笃信佛教。普陀山于悠悠岁月中,虽然几经兴废,于今仍然屹立不倒,游客如云,朝山者众,被菩萨感化而改邪归正,笃信佛教者,不知凡几。可见观世音菩萨卫护道场之威德神力,实不可思议。
=====
契此,明州奉化县人(今宁波奉化),生活在唐末五代。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,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,又被称为布袋和尚。他的形貌很有特征,“形裁腲胖,蹙頞皤腹”,皱鼻梁,大肚子,身体十分肥胖。他的行为也很奇特,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,天将涝时穿湿草鞋,人以此得知天气,而且他随处寝卧,冬卧雪中,身上一片不沾。他没有固定的住处,经常到市场上乞食,不管荤素好坏,入口便食,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,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,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。他平时说法不多,后梁贞明二年(916)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,临终前说了“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。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”四句偈语,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。
=====
虚云老和尚和文殊菩萨的故事

中国近代高僧上虚下云老和尚,曾发愿朝拜五台山。他从南海普陀山三步一拜,朝拜山西五台山,祈求这位菩萨的感应,令他也得到大智。三步一拜的路程有五、六千哩路长,你说要拜多久才能拜完?是一段很长的时间。想要详细知道这事迹,可以阅览‘虚云老和尚年谱’,或画传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,即是虚老拜到黄河时,正遇上隆冬大雪,乃在黄河边上,路旁一小摊之空茅棚内避雪。一连几天,大雪漫漫,虚老饱受饥寒,几乎快死了。这时来一位讨饭的叫化子,以围棚草,烤火煮黄米粥,供给老和尚吃。食后得暖气,觉得略有精神。虚老问丐者贵姓名及来处。丐曰:‘姓文名吉,来自五台,人皆识我。’过后这乞丐帮著虚老背衣担行李,虚老三步一拜时,就方便多了。

路上,他们有时在庙上讨住,但庙上的和尚专门欺负这乞丐,又骂虚老:‘你朝山就朝山,拜佛就拜佛,怎么还叫个跟班?你在摆什么架子?’虚老被人骂,乞丐更是被人骂,甚至不准他在庙上住,被赶到庙外去。乞丐就向虚老说道:‘此处离五台山已不远,我先回去,你慢慢来,你的行李不久会有人代你送上山的。’于是就离去了。果然在途中,虚老就遇到一位驾马车的湖南官人,帮他把行李载到五台山去,而虚老仍旧三步一拜。等到拜到五台山,问遍所有的五台山和尚认不认识一位乞丐叫文吉,但无有知者。后来与一老僧说及情由,老僧合掌曰:‘文殊菩萨化身也!’(文——文殊,吉——妙吉祥。)

虚老拜文殊菩萨,感应到文殊菩萨来替他背衣单。他和菩萨在一起有很久时间,但也不知道,结果以后知道是文殊菩萨显圣,然而已看不见了。故文殊菩萨的妙处是不可思议?因为他妙处故,而化成一乞丐;如果他变成个大富长者,或驾著马车来帮助老和尚,这也可以嘛!但他不这样做,他也愿随著老和尚受苦。所以这是大智大慧文殊师利菩萨。
=====
凡圣同居土,有缘才能相见

  【无烦天,无热天,善见天,善现天,色究竟天。】

  通常也称为五不还天,什么人住?小乘三果,也叫做净居天。四禅是凡圣同居土,凡夫天里面福生、福爱、广果跟无想,这四种天人见不到净居天人,知道他们是在这地方修行,但是看不到。就像我们这个世间,我们这个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,有佛菩萨、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地方,我们人看不见。你们拜慈悲三昧水忏,里面讲迦诺迦尊者的道场在四川,普通人去荒山什么也见不到,悟达国师去的时候见到庄严道场。有缘才见得到,没缘见不到,在凡圣同居土。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迦叶尊者还没有入涅槃,在鸡足山,他也常常出来,出来我们也不认识他,他会变化。他要等弥勒佛出世,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给他。弥勒佛出世,经上讲五十六亿万年之后,迦叶尊者要等这么长的时间。人心得清净寿命是自在的,想住多久就住多久,不碍事。

  所以我劝导大家要发愿,愿力要超过你的业力,你就转了,你就得自在。你要不肯发愿,你的一生决定受命运的支配,你逃不出命运。一定要发大愿舍己为人,你才能够得自在,生活自在、寿命自在、住世自在、教化自在,所有一切事业没有一样不自在,愿力不可思议,为什么不发愿?唐朝法照大师,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,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大圣竹林寺,这有缘的人。他见到文殊、普贤,看到法会一万多人聚会,文殊菩萨讲经说法,他还听了一座,还向文殊菩萨请教。佛法已经进入到末法,末法时期的人根性比较钝,他向文殊菩萨请教:修什么法门容易成就?文殊菩萨教他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。法照本来是参禅,听了文殊菩萨的教诲,发愿专心念佛。他又请教:佛怎么念法?文殊菩萨传授他念佛的方法。以后他离开五台山,离开之后还到处作记号,怕迷了路,下次再来。结果做了几次记号再回头,庙没有了,一片荒山,才知道不可思议,道场不见了。凡圣同居土,凡夫见不到,没有那个缘分见不到圣人的境界。

 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上讲凡圣同居土三处,我们这个世间是一处,欲界第四天是一处-兜率天。兜率内院弥勒菩萨道场,兜率天人见不到,只听说不知道在那里。第四禅的净居天,这五不还天,这三处凡圣同居土。他们在这里修行,虽然都是三果圣人,为什么叫不还?不再到欲界来了,他在这个地方就成就。经上说利根的人他就在五不还天,直接就在这里证阿罗汉果超越三界,超出六道轮回,利根的阿罗汉。如果迟钝的,他还要通过四空天,才能出得了三界;利根的人不必通过四空天,直接就证阿罗汉,就出了三界,这是净居天人。五不还天我们不必再多介绍。三界里面见思烦恼讲思惑,三界八十一品;三界分九地,每一地九品,九九-八十一品的思惑,到五不还天才能够断尽,断尽再证阿罗汉果。

  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,菩提树下示现成佛,成佛之后就是教化众生,教化众生要有人启请,没人请,佛就无能为力。世间人谁认识释迦牟尼佛,谁知道这是一个大智慧的人、天人大导师,谁认识?世间人没有人启请,在这种情形之下佛就要入般涅槃,就要示现灭度。净居天人见到了,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,赶紧下来启请,净居天人代我们启请,所以佛才住世八十年为我们讲经说法三百余会,我们要感激净居天人。他要不请法,我们这个世间那有佛法能闻,所以他们也很慈悲,怜悯一切苦难的众生,劝请如来说法。
=====

返回列表






菩萨道Linux编程 欢迎来信交流!

大其心,容天下之物。虚其心,助天下之善。平其心,观天下之事。潜其心,明天下之理。定其心,应天下之变。

宇宙中有无数的有情众生,我发愿帮助他们觉醒。我的缺点无穷无尽,我发愿要克服他们。佛法是未知的,我发愿弄懂它。觉醒的道路是可望不可及的,我发愿要去实现它。

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,唯智能度,博大精深,难见难知,寂然高尚,不落逻辑,微妙甚深,唯有智者得见之,唯有行者得明之,唯有修行者得证之。
www.huzheng.org Copyleft 2000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